访

全国免费热线

4000-880-515

首页> 会员特权 >

返回首页【区域研究】江苏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18)

2019-04-11  润石财富


经济实力:江苏省区位优势显著,产业结构以传统支柱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县域经济和产业园区发达程度较高,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2017年在宏观经济及产业转型压力下,江苏省经济持续放缓,当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9万亿元,规模继续位居全国第二位,同比增长7.2%,增速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但经济转型升级效果显现,工业企业效益实现较快增长,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江苏省人均产值较高,2017年人均GDP为10.72万元,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天津,位列全国第四位。三大经济需求结构日趋优化,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持续上升,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同比增速为7.5%;2017年江苏省外贸形势继续好转,全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9.0%,增速同比提升19.07个百分点。2018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0万亿元,同比增长6.7%,经济增速较2017年继续呈下滑态势。

江苏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差异化明显,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在人均GDP、单位面积GDP、人口密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均呈现较明显的梯度特征。苏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对全省经济总量贡献度大,其中苏州市、南京市、无锡市规模绝对领先,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均超万亿元,分别为1.73万亿元、1.17万亿元和1.05万亿元,经济总量合计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近半。位于苏北地区的淮安、连云港、宿迁3市经济体量则相对较小,2017年GDP总量排名垫底。增速方面,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2017年各市经济增速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相较2016年不同的是,苏南地区经济增速相对平稳或略有下滑,而经济增速一直较快的苏中和苏北地区则在宏观经济和产业转型压力下首次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从三大需求看,2017年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投资增速相较苏北地区偏低;各地市消费总体保持较高增速,且增速相对均衡;进出口总额继续呈现较大差异,但增速整体有所回升。2018年前三季度,各市经济总量排名与2017年相比未发生变化,经济增速则延续2017年的差异化变动,常州、镇江、徐州、盐城、连云港等地经济承压明显。

财政实力:2017年,在“营改增”等因素影响下,江苏省税收收入略有下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继续呈放缓态势,当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71.53亿元,绝对值同比仅增长0.62%,同口径增长4.7%,但规模仍位居第二位。2018年前三季度,随着“营改增”因素消除,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出现明显回升,当期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8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2017年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保持增长,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构成,当年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为7005.80亿元。2017年及2018年前三季度,江苏省税收收入占比分别为79.35%和86.10%,财政收入稳定性较好。

受“营改增”因素影响,201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继续呈较大分化,税收占比相对平稳。苏南地区整体表现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保持了较突出的规模优势和相对较高的增速水平,其中苏州市和南京市分别以1908.10亿元和1271.91亿元的规模、10.29%和11.32%的增速绝对领先;苏中和苏北大部分地市继续呈现负增长,其中盐城市、宿迁市和淮安市降幅较大,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为-13.29%、-15.75%和-26.91%。2018年前三季度,随着“营改增”因素的消除,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普遍呈增长态势,但部分地市如扬州、盐城和宿迁等地仍呈现增长乏力状态,上述3市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仅为2.8%、4.7%和4.8%。

2017年江苏省绝大多数地级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成为地方财力的重要构成。其中苏州、南京等热点城市随着限贷限购政策加码,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历经2016年的大幅增长后,2017年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但仍保持规模领先优势,2017年苏州、南京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为1563.33亿元和1706.40亿元,增速分别为-21.93%和12.08%,同比分别回落194.55个百分点和58.46个百分点。在上述热点城市需求溢出效应下,三四线城市需求较旺盛,2017年除宿迁市外,其他地级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普遍出现较大幅度回升,对地方财力的贡献程度大幅增强。

债务状况:江苏省政府债务规模居于全国首位,截至2017年末,江苏省政府债务余额为12026.28亿元,较上年末提升10.18%,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6668.48亿元,专项债务余额为5357.8亿元,2017年全省债务率为61.9%。2017年末江苏省政府债务余额是其当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47倍,位列全国36个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该指标升序排列第10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但若考虑城投平台带息债务规模,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城投带息债务的覆盖程度偏弱。

2017年末江苏省下辖各地级市政府债务整体处于较大规模,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普遍偏高;各地级市城投债分布两极分化较明显,主要集中于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从债务负担看,除苏州市外,其他地级市城投平台带息债务余额对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均在3倍以上,其中镇江市、连云港市和淮安市债务负担相对较重。

一、江苏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江苏省经济实力分析

江苏省区位优势显著,产业基础良好,县域经济和产业园区发达程度较高,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受宏观经济及产业转型压力影响,2017年及2018年前三季度江苏省经济增速持续小幅下滑,但尚处于平稳增长区间;2017年经济转型升级效果显现,工业企业效益实现较快增长,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

江苏省地处被视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东部海岸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两个国家一级重点经济带所形成的“T型”生产力布局的结合处,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12%。江苏省综合经济实力雄厚,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2017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9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较2016年下降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GDP增速0.3个百分点。经济总量仅次于广东省,仍位居全国第二位;人均GDP为10.72万元,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位列全国第四位。2018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0万亿元,同比增长6.7%,经济增速较2017年继续呈下滑态势。

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较强,是我国著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的发源地。经过20多年的沉淀和积累,江苏省形成了一批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产业集群,并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2017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中,江苏共占有20席,是百强县数量最多的省份;百强县前十名江苏共占有六席,并包揽前四席,分别为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在产业集群效应的带动下,江苏省开发区发展势头良好,园区整体实力较强,国家发改委《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版)》中,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共219个,其中江苏26个;国家级高新区共156个,其中江苏17个。根据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2017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2017年全国百强榜产业园区江苏省入选20家,占据五分之一,是百强榜产业园区最多的省份。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近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开始实现了产业结构“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形成了以冶金、石化、机械、汽车、纺织及电子信息产业等传统支柱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的产业结构。2017年,江苏省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076.7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3.87万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4.32万亿元,同比增长8.2%。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16年的5.4:44.5:50.1调整为4.7:45.0:50.3,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178.8亿元,同比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3.06万亿元,同比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3.43万亿元,同比增长7.8%,经济增长呈现持续放缓压力。

工业方面,2017年江苏省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速较2016年下降0.2个百分点,虽增速有所下滑,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效果显现,工业企业效益实现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利润总额1.0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企业亏损面11.6%,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方面,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保持较高增速,分别为12.9%、15.1%、11.7%、11.4%和11.9%。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4.4%,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2.7%,经济活力继续增强。

服务业方面,江苏省大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实现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4.3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占GDP的比重为50.3%,占比较2016年提升0.2个百分点。从服务业结构上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097.7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邮政电信快速发展,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880.9亿元,同比增长32.7%,电信业务总量2067.7亿元,同比增长73.0%。全年金融业增加值6786.4亿元,增长9.2%,2017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2.9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0.88万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0.2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10万亿元。房地产方面,在政策调控下,2017年江苏省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放缓,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5015.7亿元,同比增长3.1%;房地产开发投资9629.1亿元,同比增长7.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421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48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

江苏省经济内生动力较强,投资和消费仍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6年江苏省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合计数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维持在93%以上;同时,三大经济需求结构日趋优化,近年来消费对江苏经济的拉动效应持续上升,投资、净出口对江苏经济的拉动作用则呈下降趋势。

具体来看,2017年,江苏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虽较上年下滑0.3个百分点,但仍保持了较高水平。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127亿元,同比增长11.4%。从消费品类值看,吃穿用类消费增长平稳,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此外,网络零售增长迅速,全年全省限额以上批零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49.8%,住宿和餐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63.3%。投资方面,2017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0万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与上年持平,其中民间投资3.75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70.7%。从资金投向看,2017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2.64万亿元和2.62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0%和7.5%,增速呈二降三升态势。对外经济方面,2017年江苏省外贸形势继续好转,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00万亿元,同比增长19.0%,增速较上年提升19.07个百分点。2018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万亿元,同比增长8.8%;前三季度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3.20万亿元,同比增长9.3%。

(二)江苏省财政实力分析

得益于较好的产业基础及相对优化的产业结构,江苏省财政收入质量较高,综合财政实力居全国前列。2017年,在“营改增”等因素影响下,江苏省税收收入略有下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继续呈放缓态势;2018年前三季度随着“营改增”因素消除,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出现明显回升。江苏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来自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017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保持增长,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得益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及相对优化的产业结构,江苏省财政实力居全国前列,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收入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017年,江苏省实现财政收入1.70万亿元,同比增长7.16%,受税收收入下滑影响,财政收入增速同比下滑4.87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占比较高,2017年占比分别为48.20%和41.32%,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构成;上级补助收入对财政收入形成一定补充,2017年上级补助收入占比为10.48%。

2017年,在“营改增”等因素影响下,江苏省税收收入略有下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继续呈放缓态势,当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71.53亿元,绝对值同比仅增长0.62%,同口径增长4.7%;从规模看,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仍仅次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位。得益于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丰富的纳税主体,江苏省财政收入稳定性较强,2017年税收占比为79.35%。其中,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贡献较大,其对税收收入的贡献率分别为43.97%和17.66%;契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个人所得税形成一定补充,占比分别为7.53%、7.08%、6.66%和5.97%。财政支出方面,2017年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0621.03亿元,同口径增长6.4%;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76.94%,较上年下降4.42个百分点,财政自给能力相对较强。从支出结构看,2017年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及公共安全支出等刚性支出合计为5552.31亿元,刚性支出占比为52.28%,财政弹性支出存有一定空间。

2018年前三季度,随着“营改增”因素消除,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出现明显回升,当期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8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其中税收收入5670.1亿元,增长16.0%;税收收入占比为86.1%,处于较高水平。

因较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集聚能力,江苏省房地产市场较为发达,近两年在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下,江苏省土地市场景气度持续较高。2017年江苏省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7005.80亿元,同比增长15.8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6330.95亿元,占比为90.37%。同期,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559.64亿元,增长21.87%,支出主要用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

江苏省省级财政收入主要集中于一般公共预算及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占比较低。2017年江苏省省级财政收入合计为2397.79亿元,绝对值同比下降1.8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及补助收入合计占比达94.16%。具体来看,受“营改增”政策调整和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因素影响,2017年江苏省省级税收收入276.15亿元,绝对值同比下降39.97%,同口径增长1.5%;当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4.39亿元,绝对值同比下降22.08%,同口径增长2.4%;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收入1753.47亿元,同比增长8.58%。2017年江苏省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832.36亿元,较上年变动不大。综合考虑下级上解收入、地方政府债务收入等因素后,省级政府财力调配能力仍较强。政府性基金收支方面,2017年江苏省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仅为116.11亿元,同比下降18.19%;省级政府性基金支出为57.56亿元,同比下降9.82%,规模均较小。

二、下辖各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江苏省下辖13个地级市,以长江和淮河为界,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板块。其中,苏南地区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5市;苏中地区包括南通、扬州和泰州3市;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和宿迁5市。江苏区域经济在人均GDP、单位面积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等方面均呈现十分明显的梯度特征,南北发展差异较大。苏南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中心区域,得益于较好的区位优势以及特色化的苏南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水平总体领先于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实力和城市经济基础较好。2017年,受宏观经济下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营改增”等多重因素影响,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及财政状况分化明显,苏南地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而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增速及财政实力总体呈下行状态,尤其苏北地区变化较显著。

在区域发展方面,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江苏省将全面推进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区域协同创新,引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首先加快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同时全面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按照苏南创新提升、苏中创新跨越、苏北创新突破的要求,探索创新要素统筹配置的新模式,提高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下辖各市经济实力分析

江苏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差异化明显,其中苏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对全省经济总量贡献度大,经济体量较小的地级市则集中分布于苏北地区。2017年,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江苏省各市经济增速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相较2016年不同的是,苏南地区经济增速相对平稳或略有下滑,而经济增速一直较快的苏中和苏北地区则在宏观经济和产业转型压力下首次出现较大幅度回落。2018年前三季度,各市经济总量排名与2017年相比未发生变化,经济增速则延续2017年的差异化变动,常州、镇江、徐州、盐城、连云港等地经济承压明显。

从区域经济情况来看,2017年江苏省各市经济总量总体保持增长,但经济发展差异化仍较显著,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领先,其中苏州市、南京市、无锡市经济规模仍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均超万亿元,分别为1.73万亿元、1.17万亿元和1.05万亿元,经济总量合计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近半。南通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34.60亿元,经济总量仍排名第四位;常州市排名超过徐州,跃居第五位,2017年GDP为6622.30亿元;徐州市则后移一位排名第六,2017年GDP为6605.95亿元。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镇江市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4000亿元,分列第七至十位,2017年GDP分别为5082.70亿元、5064.92亿元、4744.53亿元和4105.36亿元。而位于苏北地区的淮安、连云港、宿迁3市经济体量则相对较小,2017年GDP分别为3387.43亿元、2640.31亿元和2610.94亿元。总体看,江苏省各区域经济总量南北差异较大,其中苏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对全省的地区生产总值贡献度高,2017年该区域5个地级市GDP合计5.03万亿元,占各市GDP总量合计的57.04%,经济体量较小的地级市则主要分布于苏北地区。

从经济增速看,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2017年江苏省各市经济增速较上年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尤以苏中和苏北地区较为突出,但总体仍处于6.8%~8.2%的合理区间。苏南地区经济增速继续保持相对平稳,而经济增速一直较快的苏中和苏北地区则在宏观经济下行和产业转型压力下首次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具体来看,2017年GDP增速超过8%的地区为泰州、南京、常州和扬州4市,经济增速分别为8.2%、8.1%、8.1%和8.0%;盐城市则以6.8%的经济增速垫底,成为唯一一个经济增速低于7%的地级市;其他地市经济增速均在7%-8%的区间。从经济增速变动看,2017年除南京市经济增速略有提升外,其他地区经济增速均呈回落态势;其中镇江市和盐城市经济增速回落幅度较大,均回落2.1个百分点;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和连云港回落幅度相对较小,回落幅度均在0.5个百分点以内,其他地市回落幅度在1~2个百分点之间。

从人均经济指标看,江苏省各区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梯度特征十分明显,其中苏南地区5市人均GDP均超过12万元,2017年苏州市、无锡市、南京市、常州市和镇江市人均GDP分别为16.21万元、16.07万元、14.11万元、14.05万元和12.88万元,位居前五位,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远高于全省10.72万元的平均水平,对全省拉动作用明显。苏中地区的扬州、南通、泰州3市次之,2017年人均GDP分别为11.26万元、10.59万元和10.21万元。苏北地区5市人均GDP相对较低,其中连云港和宿迁排名靠后,分别为5.86万元和5.33万元。除此之外,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在单位面积GDP、人口密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亦呈现较明显的梯度特征(数据详见图表7)。

从三大需求看,受国内外投资环境、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影响,江苏省各地市投资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投资高峰期已过、外商投资乏力等因素,投资增速相较苏北地区偏低,2017年除苏南地区的苏州、无锡和镇江外,其余地级市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呈现平稳或较高增长;2017年各地级市消费总体保持较高增速,且增速相对均衡;进出口对各市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继续呈现差异化,其中苏州市因其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进出口成为拉动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因基建水平较高、外资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近年来苏州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下滑,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0.3%,是各地级市中唯一负增长的城市,受此影响,苏州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被南京赶超,后移至第二位;南京市以6215.20亿元的规模、12.3%的增速跃居第一位;徐州市以5277.03亿元的投资规模和10.0%的增速继续位居第三,无锡市上移一位排名第四,规模和增速分别为4967.51亿元和4.7%;南通市和盐城市分列第五、六两位,规模分别为4959.20亿元和4278.50亿元,增速分别为8.9%和10.2%。其他地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均在4000亿元以下,增速方面,除镇江市增速较低、为3.8%外,其余地市呈现相对平稳或较高增长,增速在8.1%~14.5%之间。

201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之间以及年度间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呈现差异化发展。从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看,2017年江苏省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地市仍为苏州、南京和无锡3市,合计占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合计的比例达59.21%;其他地级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整体较小,分布在243-610亿元区间。从增速看,2017年各地市房地产投资增速差异显著,盐城市以19.0%的增速位居首位,增速达两位数的地市还包括南京、连云港、无锡和泰州4市,分别为17.6%、16.8%、16.3%和16.3%;其他地市增速均在10%以下,其中镇江、宿迁、淮安和徐州4市出现下滑,2017年增速分别为-23.4%、-21.6%、-5.7%和-1.9%。

消费方面,201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保持增长,且增长水平相对均衡。其中南京市、苏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以5604.66亿元和5442.82亿元的规模位居前两位,规模远高于排名第三的无锡市(3458.04亿元),淮安、连云港和宿迁3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排名末三位,分别为1197.09亿元、1038.31亿元和781.39亿元。从增速来看,2017年全省各地级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上年相比整体保持平稳,且各地级市增速相对接近,均位于9.1%~12.2%的增速区间内。

进出口方面,江苏省各地级市进出口总额继续呈现较大差异,但增速较上年整体有所回升。其中苏州市对外开放程度高,进出口总额保持在绝对高位,2017年为3160.79亿美元,占各地市合计数的53.45%,大幅领先于第二名的无锡市(812.53亿美元)和第三名的南京市(611.87亿美元)。除此之外,其他地市进出口总额规模相对较小,2017年除南通市(349.57亿美元)和常州市(313.63亿美元)外,其他地级市均处于百亿美元或以下水平,其中宿迁市仅29.48亿美元。增速方面,2017年各地市进出口总额增速均较上年出现明显回升,增速整体较高,除盐城和镇江增速分别为8.8%和2.1%之外,其他地市增速均在10%以上,其中增速超过20%的有南京、泰州、徐州、淮安和宿迁5市。

2018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各地级市经济总量排名与2017年相比未发生变化。增速方面,各地级市经济增速延续2017年的差异化变动,除苏南地区的苏州、南京和无锡外,其他地级市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具体来看,苏南地区的常州和镇江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5.7%和3.0%,呈显著放缓态势,苏州、南京和无锡较2017年相比基本平稳;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增速较上年继续下滑,部分地区下滑幅度较大,其中苏中3市经济增速尚处于6.3%-7.3%的合理区间;苏北地区的盐城、连云港和徐州3市经济增速下滑幅度较大,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仅分别为5.3%、4.9%和4.4%。

(二)下辖各市财政实力分析

1
 
下辖各市一般公共预算分析

受“营改增”因素影响,201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继续呈较大分化。苏南地区整体表现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保持了较突出的规模优势和相对较高的增速水平;苏中和苏北大部分地市继续呈现负增长,其中盐城市、宿迁市和淮安市降幅较大。2018年前三季度,随着“营改增”因素的消除,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普遍呈增长态势,但部分地市如扬州、盐城和宿迁等地仍呈现增长乏力状态。

受各地区经济基础及产业结构差异影响,江苏省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异较大,但基本与GDP排名相当,苏南地区财政实力较强,苏北地区财力整体偏弱。从规模看,2017年苏州市和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显著领先于其他地级市,分别达1908.10亿元和1271.91亿元,稳居前两位;无锡市以930.00亿元的规模紧随其后,排名第三位;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差距较大,其中收入规模在500亿元以上的有南通、常州和徐州3市,分别为590.60亿元、518.81亿元和501.64亿元,分列第四至六位;盐城、泰州和扬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300亿元以上,排名第七至九位,其中盐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跌落幅度较大;收入规模在300亿元以下的有镇江、淮安、宿迁和连云港4市,较上年增加1市,其中淮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降幅较大,规模跌落至300亿元以内。增速方面,受“营改增”因素影响,201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继续呈较大分化。苏南地区整体表现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抗压能力较强,其中南京市和苏州市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分别为11.32%和10.29%,增速位列全省前两位;常州市和无锡市排名其后,增速分别为8.02%和6.29%,分列三、四位;苏中和苏北大部分地市继续呈现负增长,2017年出现负增长的有徐州、镇江、扬州、盐城、宿迁和淮安6市,其中盐城、宿迁和淮安降幅较大,增速分别为-13.29%、-15.75%和-26.91%。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看,201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税收收入占比总体保持平稳,财政收入质量整体较好。其中,苏州市税收占比最高,2017年其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7.67%;税收占比超过80%的还有常州、南京和无锡3市,分别为83.14%、82.13%和80.90%,均位于苏南地区;其余地市税收占比均在70%-80%之间,其中徐州市税收收入占比最低,2017年为72.81%。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覆盖程度看,2017年江苏省下辖各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差异明显。苏南地区财政自给程度整体较好,除镇江外,其他4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在90%以上,其中苏州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最高,为107.71%;无锡、常州、南京分别为94.16%、94.06%和93.93%,分列第二至四位;镇江为73.54%,位列第五。苏中地区财政自给程度处于第二梯队,南通、泰州、扬州3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分别为72.91%、70.56%和63.96%,分列第六至八位;苏北地区财政自给程度相对欠佳,除徐州为60.63%外,其他地市均不超过60%,其中盐城、宿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最低,分别为48.11%和47.29%。

2018年前三季度,随着“营改增”因素的消除,江苏省下辖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较上年同期普遍呈增长态势。从规模看,前三季度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与2017年相比未发生变化,苏州市、南京市仍分别以1623.40亿元和1136.73亿元的规模领先,苏北地区的淮安市、连云港市和宿迁市仍位于末三位,规模分别为196.09亿元、179.29亿元和169.25亿元。从增速看,前三季度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与2017年相比呈现大幅提升,其中南京市和苏州市仍分别以19.4%和15.5%的增速位居前两位;但部分地市仍出现增长乏力状态,如扬州市、盐城市和宿迁市2018年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仅为2.8%、4.7%和4.8%。从税收占比看,2018年前三季度已获取数据的9个地级市税收收入占比较2017年相比均有所提升,基本处于80%以上,财政收入质量整体较好。

2
 
下辖各市政府性基金预算分析

2017年江苏省绝大多数地级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成为地方财力的重要构成。其中苏州、南京等热点城市随着限贷限购政策加码,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历经2016年的大幅增长后,2017年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但仍保持规模领先优势;在上述热点城市需求溢出效应下,三四线城市需求较旺盛,2017年除宿迁市外,其他地级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普遍出现较大幅度回升,对地方财力的贡献程度大幅增强。

江苏省各地级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2017年绝大多数地级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成为地方财力的重要构成。从绝对规模看,南京市、苏州市规模继续保持领先,2017年分别为1706.40亿元和1563.33亿元;常州市、南通市和无锡市次之,分别为777.93亿元、579.78亿元和564.17亿元;徐州市、盐城市分别以381.44亿元和301.30亿元的规模分列第六、七位;其余地市相对偏小,宿迁市则以101.12亿元排名垫底。从增速看,2017年各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在政策调控影响下出现分化,但大部分地市增速仍较快。其中苏州、南京等热点城市随着限贷限购政策加码,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历经2016年的大幅增长后,2017年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增速分别为-21.93%和12.08%,同比分别回落194.55个百分点和58.46个百分点;在热点城市需求溢出效应下,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需求较旺盛,2017年除宿迁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速为9.65%外,其他地级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普遍出现较大幅度回升。

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2017年除苏州市外,其他地级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较上年普遍提高。具体来看,常州市和南京市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分别为149.95%和134.16%,贡献程度最高;南通市、盐城市和苏州市地方财力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依赖度次之,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分别为98.17%、83.69%和81.93%;泰州市、宿迁市地方财力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依赖度则相对较低,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分别为57.89%和50.41%。

三、江苏省及下辖各市债务状况分析
 

(一)江苏省政府债务状况分析

江苏省政府债务规模居于全国首位,但得益于较强的综合财力和较严格的债务管控措施,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尚可;且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相应形成了较多优质资产,也能对债务偿还提供一定保障,总体来看,江苏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江苏省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目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政府性债务,债务规模居于全国首位。近年来得益于严格的管控措施,江苏省政府债务规模得到控制,截至2017年末,江苏省政府债务余额为12026.28亿元,较上年末提升10.18%,低于核定限额13103.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6668.48亿元,专项债务余额为5357.8亿元。2017年全省债务率为61.9%,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2017年末江苏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2026.28亿元,远高于排名第二位的山东省;但因其财政实力较强,2017年末江苏省政府债务余额是其当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47倍,位列全国36个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该指标升序排列第10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2017年,江苏省一般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为0.82,专项债务余额与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率为0.76,相关财政收入规模可对预算内债务形成覆盖。

2017年江苏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878.44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232.00亿元、置换债券1646.44亿元。截至2017年末,江苏省地方政府债务中政府债券(含财政部代发、自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为10911.19亿元,占2017年末江苏省政府债务余额的90.73%,江苏省存量债务置换基本完成。根据《江苏省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议案的说明,财政部核定江苏省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4768.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7441.2亿元,专项债务7327.1亿元;较2017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665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务295亿元,新增专项债务1370亿元。

2018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649.10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631.20亿元、置换债券583.90亿元、再融资债券434.00亿元,9月末江苏省地方政府债券(含财政部代发、自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余额为13190.77亿元,当年新增债券额度基本使用完毕。

虽然江苏省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大,但因其较强的综合财力,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尚可;且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相应形成了较多优质资产,如土地储备资产、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也能为债务偿还提供一定保障。近年来,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多项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对全省政府性债务的举借、使用、偿还等进行规范,实行严格的举债审批制度,实施债务余额控制,并根据财政部规定及时拟定年度限额方案,未来江苏省债务管理将逐步规范且成效将逐渐显现,总体来看,江苏省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二)下辖各市债务状况分析

2017年末江苏省下辖各地级市政府债务整体处于较大规模,其中南京市以2357.14亿元的规模居于各地级市首位,南通市、苏州市规模次之,苏北地区的淮安、连云港和宿迁规模相对较小。从债务负担看,苏州市因其较强的财力,2017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率最低,债务压力相对较小;盐城市、南通市、宿迁市和扬州市该比率均超过200%,存在较大政府债务压力。

江苏省各地级市相关债务数据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公开资料仅直接获取了2017年末南京市、扬州市、泰州市、盐城市、连云港市和宿迁市的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其余7个地级市政府债务数据均取自年末市本级债务余额与下辖各区县(市)债务余额的合计数,综合2017年末全省和省级债务余额数据测算,各地级市年末政府债务余额合计数误差率为0.50%,处于可接受范围内[2]。从各市政府债务规模看,南京市2017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为2357.14亿元,居于各地级市首位;南通市、苏州市次之,年末政府债务余额分别为1411.71亿元和1331.29亿元;无锡市、盐城市政府债务余额分别为954.06亿元和866.41亿元,分列第四、五位;其余地市政府债务规模在700亿元左右或以下,其中宿迁、淮安和连云港债务规模最小,在500亿元以下。

以2017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进行比较,除苏州市外,其他地级市该比率均超过100%,且普遍偏高,其中盐城市、南通市、宿迁市和扬州市该比率最高,分别为240.66%、239.03%、238.19%和217.19%;淮安市、泰州市、连云港市、南京市和镇江市该比率处于180%~200%之间;常州市、徐州市和无锡市的政府债务余额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分别为135.56%、115.66%和102.59%;苏州市该比率最低,为69.77%,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覆盖政府债务余额。

江苏省城投企业数量众多,城投企业存量债券余额及带息债务规模均位居各省首位,各地级市城投债分布两极分化较明显,主要集中于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从债务负担看,除苏州市外,其他地级市城投平台带息债务余额对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均在3倍以上,其中镇江市、连云港市和淮安市债务负担相对较重。

江苏省城投企业众多,城投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亦较大,2017年及2018年前三季度全省城投债发行额分别为4346.04亿元和3555.31亿元,发行规模均位居全国各省第一位,且远高于第二名。从城投企业债务情况看,江苏省城投企业存量债券余额在全国各省中排在首位。根据Wind统计,截至2018年9月末,江苏省城投企业平台债券余额合计为13641.76亿元[3],在全国31个省市规模中遥遥领先。

从存续期城投债的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江苏省内存续期城投债分布相对较分散,但两级分化仍较明显,存续期城投债主体主要集中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截至2018年9月末,苏南地区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以及苏中地区的南通5个地级市存续期债券余额均超千亿元,位列前五位,金额分别为2008.45亿元、1972.32亿元、1350.80亿元、1266.73亿元和1135.92亿元,合计金额占全省存续债券余额的56.70%;除宿迁市外,其他地市城投债余额均在600亿元以上,宿迁存续债券余额规模最小,为256.57亿元。以城投债存续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江苏省内大部分地级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城投债存续期债券余额的覆盖程度较低,2018年9月末城投债存续余额对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均超过100%,其中淮安、镇江、连云港、泰州、常州和盐城6市城投债存续余额均超过当地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当地存续期债券的覆盖程度偏低。

从江苏省城投平台带息债务情况来看,江苏省平台企业较多,平台带息债务规模较大,城投企业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2017年末江苏省全省城投平台[4]带息债务余额为4.17万亿元,规模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首位;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是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10倍,在全国排名第7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城投带息债务的覆盖程度偏弱。

从各地级市平台带息债务规模看,江苏省城投平台带息债务主要分布于苏南地区,苏南5市城投平台2017年末带息债务余额位列全省各地级市前五位,其中南京市、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和镇江市分别为7518.10亿元、5530.51亿元、3694.17亿元、3614.45亿元和3585.72亿元,合计金额占全省城投平台带息债务的比重达57.39%;南通市、盐城市、泰州市、徐州市规模次之,宿迁市城投平台带息债务规模最小,为627.51亿元。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江苏省各地级市城投平台带息债务余额对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均在2倍以上,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相对较大,债务偿付面临一定压力。其中,镇江市、连云港市和淮安市该比重达8倍以上,城投平台带息债务负担最重;常州市、泰州市、盐城市、南京市和南通市城投平台债务压力也相对较重,平台带息债务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12倍、6.81倍、6.43倍、5.91倍和5.22倍;苏州市城投平台带息债务规模大,但因其财力强,2017年末平台带息债务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在各地级市中最低,为2.90倍。


[1]图中计划单列市单独列示,相关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已作相应扣除。

[2]根据上述办法计算的2017年末各地级市政府债务余额合计为11428.36亿元,综合2017年末江苏省省级债务余额540.46亿元和全省债务余额12026.28亿元测算,各地级市债务余额合计数误差为57.46亿元,误差率为0.50%。

[3]此处统计的城投企业口径为发债且处于存续期内的城投企业,下同。

[4]样本口径为2018年9月末城投债存续企业,含省级平台。


返回首页

相关

财富热线  4000-880-515
姓名
电话
提交咨询

X

请留下您的名字和联系方式

姓名
电话

或直接拨打
4000-880-515